央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22-08-11 15:26 來源:證券時報

  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支持

  8月10日,央行發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相比于上季度,二季度報告對于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安排更加強調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

  對于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安排,《報告》提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更高質量的支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

  警惕結構性通脹壓力 

  對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報告》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位運行,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需穩固。

  《報告》強調,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保持較強韌性,宏觀政策調節工具豐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對于物價走勢,《報告》認為,全年物價水平將保持總體穩定,但要警惕結構性通脹壓力??傮w而言,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供求關系基本穩定,貨幣條件適度,在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預計物價漲幅仍將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CPI平均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有望實現,PPI漲幅年內大體延續下行態勢。

  《報告》認為,下一階段,受消費需求復蘇回暖、PPI向CPI滯后傳導、新一輪豬肉價格上漲周期開啟、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仍處高位等因素影響,國內結構性通脹壓力可能加大,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存在,預計下半年CPI漲幅將有所上行,中樞較上半年水平抬升,一些月份漲幅可能階段性突破3%,對此要密切關注,加強監測研判,警惕通脹反彈壓力。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 

  《報告》明確,下一階段將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最好結果。

  在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上,《報告》提出,將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持續緩解銀行信貸供給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三大約束。引導開發性政策性銀行落實好新增的8000億元信貸額度和新設的3000億元金融工具,有力支持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多渠道補充商業銀行資本,加大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支持力度。

  對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報告》強調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上,《報告》還提出,牢牢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進一步深化存款保險 

  早期糾正和風險處置職能 

  《報告》明確,下階段還將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建設;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構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

  在構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方面,《報告》提出,進一步深化存款保險早期糾正和風險處置職能,發揮風險差別費率的激勵約束作用,提高早期糾正的權威性。持續壓實金融機構及其股東的主體責任、地方屬地責任和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形成風險處置合力,確保處置措施有效執行和落地。健全金融風險問責機制,對重大金融風險嚴肅追責問責,有效防范道德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此外,《報告》還提出,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和各金融管理部門一道,繼續堅定不移推動中國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程序,豐富可投資的資產種類,完善數據披露,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延長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不斷提升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為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機構投資中國市場創造更便利的環境。(記者 賀覺淵)

(責任編輯:秘書處)
友情鏈接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版權所有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691號Copyright 2012 Chinatrad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經濟傳媒協會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欧美视频在线看一区二区777,91在线精品国产一区免费,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免费